首页 > 乡村振兴 > 养殖技术 正文

淡水养殖病害与饲料

来源:宁夏三农呼叫中心 发布时间:2018-01-25 

  高扬研究员   兴庆区畜牧水产中心

  2018年1月25日

  现代渔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是提升水产养殖产品的质量,包括营养质量、卫生与安全质量、食用质量等。水产养殖产品的质量受到养殖动物种类(不同种类所具有的营养质量有差异)、病害与药物的使用(药物残留)、水域环境(风味、安全质量)、饲料质量(风味、安全质量)等的直接影响。其中,养殖水产动物的病害防控成为重要节点。

  如果养殖水产动物健康、具有很好的抗病防病能力,在实际养殖生产过程中,既可减少对水体、池塘、水产动物消毒、杀菌、杀虫等药物的使用,且由于病害的减少,也可减少养殖过程中水产动物防病、治病的药物使用,其结果是养殖的水产品中药物残留、有害物质残留等得到有效的控制,可以有效保障水产养殖产品的食用安全质量。同时,也可以显著提升养殖的水产动物成活率和生产性能,获得更多的水产养殖产品产量,并取得更好的养殖经济效益。

  因此,养殖水产动物的病害防控成为养殖过程管理的关键性技术内容,而养殖过程中,非药物的病害防控技术是现代渔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水产养殖动物的病害是如何发生的?如何进行养殖过程的非药物病害防控?水产养殖动物病害防控与营养、饲料有何关系?即从饲料途径如何实施对水产养殖动物的病害防控?

  一、“养重于防”是水产动物病害防控理念的进步

  对于水产养殖动物病害防控,“防重于治”的理念被广泛地接受和实施,在养殖生产过程中,做好重大疫病、主要疾病的预防,包括对养殖动物种苗及其养殖过程中水产动物的病害检测、池塘的消毒、水体消毒、定期预防等技术手段得到广泛的应用,也取得重要的效果。但是,在“防重于治”理念下对重大疫病、主要疾病的防控技术手段中,主要还是采用药物,包括消毒药物、杀菌药物、杀虫药物、杀藻类和水生植物的药物等,以杀灭病原体为主要目标。同时,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基本上也是采用药物、立足于杀死或抑制病原生物的技术对策和技术方案。其重要后果是,一方面,药物对水产养殖动物自身的生理健康造成较大的伤害,包括动物组织结构的损伤和功能性的损伤,造成水产动物在一定时期内自身免疫防御能力的显著性下降,严重的可能造成二次感染、再次发病。另一方面,养殖过程中使用的药物依然残留于养殖水体环境之中,并最终残留或富集于养殖的水产品之中,造成养殖水产品食用安全质量的下降。

  “养重于防”中的“养”是指“养殖过程”,包括养殖动物的种苗质量、养殖环境如池塘和水质、养殖水产动物摄取的食物或饲料的质量、养殖过程的生产管理技术等,即强调“养殖过程”的非药物的、基于水产动物自身生物学属性的、基于养殖水产动物生活环境的自然化过程,包括过程中的投入品、过程系统化的管理技术等。因此,“养重于防”的基本理念是:基于养殖水产自身生物学属性的、基于养殖动物自然化的生活环境的“养殖过程”和“养殖过程的系统化的管理技术”。

  “养重于防”对于水产动物疫病防控的基本理念是:养殖动物的种苗具有良好的种质质量,基于养殖动物自身的生理和生长过程保持一定的生长速度,获得营养全面且安全的饲料,转化为养殖的水产品,生活于适合养殖动物生存和生长的水域环境中,依赖自身的生理健康和免疫防御能力抵御病害的发生、发展,依赖自身生理健康修复因外界因素受到的组织结构损伤、自我调整生理代谢功能的失调等。其主要原则是尊重养殖动物自身的生物学属性、维护水产动物自身主要器官组织结构和功能完整性、提供合适的生活环境,尽量控制对养殖动物过度的应激压力、控制强刺激性或剧毒性的药物对水产动物的伤害等,依赖水产动物自身、而不是药物实现对病害的防御和治疗。也就是一个尊重生物、尊重自然水域环境的养殖过程及其过程的量化管理,而不是药物的、违反自然的养殖过程和过程控制技术。

  这种条件下获得的养殖水产品食用安全性、食用价值得到有效保障,较以前生产方式获得的养殖水产品,其安全质量、食用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因此是顺应现代养殖理念的水产动物重大疫病、主要疾病的防控理念。

  二、种苗质量与饲料质量的关系

  种苗质量包括繁殖用亲本质量和繁殖得到的鱼苗质量。对于养殖生产和重大疫病防控而言,以下几个重要问题是需要关注的。

  1.繁殖亲本来源及其质量对苗种质量有决定性的影响

  目前国内养殖的淡水鱼类、中华绒螯蟹等,其亲本来自于自然水域环境、还是来自于池塘培育的后代选育的亲本,其繁殖的后代质量差异较大。一般情况下,自然环境选育的亲本繁殖的后代在生长速度、抗病防病等方面要优于池塘养殖群体选择的亲本。尤其是草鱼、团头鲂、鲤鱼、中华绒螯蟹等。

  2.亲本的营养和饲料对卵子、精子质量有重要影响

  作为繁殖用的亲本,在营养需要和饲料方面与用于食用水产品养殖的饲料及其营养组成有较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脂质营养、蛋白质营养和矿物质营养等方面,包括营养素种类、含量和比例关系。卵细胞直径大、细胞质中沉积的营养物质多,精子的活力强,卵子受精后发育较好,所得到的苗种质量更好。因此,水产动物亲本的饲料,需要的蛋白质、脂类、矿物质类等与商品水产动物养殖的饲料有很大的差异。受精卵在发育过程中,水产动物与其他动物受精卵发育过程类似,在原肠胚以前,受精卵发育的遗传信息主要来自于卵细胞的细胞质中RNA、即母原RNA,同时,胚胎发育至卵黄消失、消化道贯通(口、肛门形成)、具有一定摄食能力之前,其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全部来自于卵细胞(卵黄)的营养物质。因此,卵细胞、精子的质量对于胚胎发育、鱼苗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部分病原生物具有垂直传播的途径

  病原生物的垂直传播途径是指:病原生物在亲本中寄生、存在,可以通过卵子、精子传递给其繁殖的后代——苗种体内。例如,目前研究发现的斑点叉尾鮰疱疹病毒、鲫鱼的疱疹病毒均有垂直传播途径的存在。这样的结果就是,斑点叉尾鮰、鲫鱼如果繁殖用的亲鱼带有这些病毒,这些病毒可以在卵细胞中存在,并通过受精卵的胚胎发育后传递给其苗种。

  淡水虾、海水虾的病毒一般具有垂直传播途径的存在。从养殖角度考虑,对繁殖用亲鱼、购买的苗种进行相关的病毒检测或其他病原生物检测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春季及夏初(2-4 月)水产动物病害防控与饲料质量的关系

  在春季、夏初的2、3、4 月(清明节之前)养殖时期,存在一些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认识,从而导致错误的过程管理和技术对策。这段时期最大的特点是冬季结束而进入春季、夏季初期,气温、水温由一年中的最低点逐渐升高,但水温、气温依然较低,但依然处于18℃以下的时期。大宗淡水养殖鱼类在水温10℃以上才开始有摄食活动,而在18℃水温以下,大宗养殖鱼类很难有显著的生长表现。

  因此,这个时期可以大致总结的几个要点是:①养殖水产动物渡过冬季低温、渡过一年中最低温度点之后,水产动物体内的生理代谢活动随着水温的逐渐上升而开始活跃、逐渐增强。②在营养学方面,因为停止摄食而以消耗体内在秋季存储的营养物质如脂肪、蛋白质和糖等为主要能量来源(因水温低,能量的消耗也很低),多数种类在水温达到10℃左右才开始摄食食物的活动,可以获得外界食物的能量来源。③这个时期的水产动物因为内源性物质消耗,水产动物的体质(运动能力、抗病防病能力等)也是处于较差的时期。当然,由于水温低,一些病原性生物的活动能力、致病能力也相对较差,它们也随着水温

  的逐渐升高而增强活动能力、增强代谢强度。

  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养殖者就会产生一些认识误区,并导致一些技术上的错误方法,主要的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1.不投喂饲料

  即使水温达到10℃及其以上,也不会投喂饲料。主要认识是:水产动物反正摄食不旺盛,即使摄食、消耗了饲料,水产动物也不会生长,反而浪费了饲料费用。

  2.投喂质量很差的饲料或者单一饲料原料

  基于这个时期水产动物摄食量很小或即使摄食了饲料也不生长的认识,在水温达到10℃左右,就选择廉价的饲料,或者投喂菜粕、小麦、玉米等单一饲料原料。

  然而从养殖水产动物生物学属性、从自然水域环境的属性分析,水产动物经过冬季自身营养物质的消耗,属于自身生理活动、代谢、免疫防御能力较差的时期,随着水温的升高、摄取外界食物而逐渐进入生理活动、生理代谢的恢复时期。在水温达到10℃及其以上的时期,水产动物开始摄食外界食物。如果摄取的食物更容易消化、饲料更容易吸收,且摄取的饲料营养物质平衡性更好,摄取的饲料物质更有效。如果水产动物的体质恢复得很好,则在后期、当水温上升到18℃以上时,水产动物自身的免疫防御能力就较强,抗病、防病的能力较强,可以有效减少病害的发生。

  因此,在这个时期(当水温达到10℃左右时)要投喂饲料,且需要质量更好的饲料,不要不投喂饲料或投喂单一饲料原料,不要投喂质量差的饲料。如果这个时期养殖的水产动物恢复得很好,对于后期的生长、发育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同时,对于自身免疫防御能力的恢复和增强,也是重要的打基础的时期。

  四、疾病高发期的疾病防控与饲料质量和饲料投喂

  多数地区在4、5 月是水产动物疾病的高发期,为什么呢?

  1.从水产动物生物学属性分析,这个时期水产动物越过冬季、春季和夏初季节,水产动物自身的生理活动和生理代谢得到恢复、并随着水温的升高而逐渐增强。如果恢复得很好,则具有较好的抵御剧烈的应激压力、抵御病原生物感染的能力;而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恢复,则可能导致自身的免疫防御能力不足。

  2.气温、水温处于逐渐升高、但由于“倒春寒”之类气候变化幅度非常大、风力、风向的改变也较为剧烈的时期。由此导致养殖水域环境中生物生态环境、水体物理和化学因素处于剧烈变化、非常不稳定的时期,也由此导致养殖的水产动物处于一个高度应激状态的时期,自身的免疫和防御能力也是处于高应激、一定程度损伤而需要修复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水产动物病原生物感染的概率是最高的。

  3.病原生物也是处于一种逐渐恢复生理活动、恢复代谢活动的时期,且随着水域环境条件的剧烈波动,水体生态系统中的各类生物尤其是病原生物的平衡状态处于极度不稳定的时期。这个时期由于水域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尚未确立且极度不稳定,各类病原生物种类较多、数量也多,对水产动物感染的概率就很大。

  因此,在上述条件下,水产动物自身的免疫防御能力处于不稳定状态、水产动物自身的生理活动和代谢也处于不稳定状态,感染病原生物的概率显著增加;水域环境中的病原生物也处于活跃状态,尤其是水域生态环境中各类生物因素和理化因素也处于不稳定状态。由此导致水产动物感染疾病的概率就很高,处于养殖生产周期中各类疾病的高发期。

  这个时期的饲料需要有较好的营养质量、较好的卫生和安全质量,同时需要增加一些可以帮助水产动物健康损伤修复的饲料物质、需要增强水产动物免疫防御能力的饲料物质。在水温10~18℃期间,应该选择质量较好的饲料,并以饱食投喂为主,即以满足大多数水产养殖动物“吃饱”为主要的饲料投喂原则,而不是控制投喂量的限食投喂原则。当水温上升到18℃以上、25℃以下的时期,则需要控制饲料的投喂量,可以较正常饲料投喂量减少30%~50%进行投喂。

  对于饲料质量控制,饲料蛋白质水平可以较7、8、9 月低1~2 百分点、油脂水平可以较7、8、9 月的饲料高1~2 百分点,以“低蛋白质含量、高油脂含量”为特征的饲料营养保障方案;可以保持较高含量的动物蛋白质原料;保持足量的维生素;饲料中补充适量的胆汁酸维护水产动物的肠肝胆汁酸循环而保护肝胰脏和肠道的结构和功能完整性;补充适量的天然植物(中草药),以抗氧化应激、抗自由基并修复肝胰脏和肠道损伤为主要目标选择天然植物(不是杀菌、杀虫的天然植物或药物);补充适量的微生物发酵原料,如酵母类原料和发酵饲料等以维护肠道黏膜的生长发育、维护好肠道的健康。

  同时,对于池塘消毒、水体消毒和水质的调控,不要使用剧毒性的药物,以生石灰、食盐传统消毒物质进行池塘消毒;以生物制剂调节水质,水质调节以维护藻相平衡、菌相平衡为主要目标;加强增氧,包括机械增氧和水生植物增氧、藻类增氧为主。

  五、病毒性疾病的防控与饲料质量和饲料投喂

  相较于细菌、寄生虫性病原生物而言,病毒最大的特征就是不能独立存活,需要寄生在活的细胞中才能存活、增殖。对于细菌、寄生虫类病原生物的控制是以选择能够杀死或抑制细菌、寄生虫为主要目标的防控对策和技术方案,但对于病毒性疾病的防控则不同。

  1.无论是人药,还是兽药,都缺乏可以直接杀死病毒的药物。因此,对于水产动物的病毒性疾病也缺乏可以直接杀灭病毒的药物。

  2.病毒寄生在活的细胞中,缺少可以进入水产动物体内细胞中去杀灭病毒的药物和技术方法。例如,鲫鱼的疱疹Ⅱ型病毒是寄生在鲫鱼神经细胞中的病毒,没有药物能够进入鱼体神经细胞并杀灭疱疹Ⅱ型病毒。

  3.水产动物对病毒性疾病的防御、对病毒的杀灭或控制,不是依赖药物,主要是依赖水产动物自身的免疫防御能力,包括体内的吞噬细胞、血清中的补体、抗体等吞噬被病毒损害的细胞和病毒。

  因此,对于病毒性疾病的防控不能完全依赖于药物,更多的是依赖水产动物自身的生理健康、自身的免疫防御系统的作用。而水产动物自身的生理健康、自身的免疫防御系统与饲料营养和饲料投喂有很大的关系。

  首先,对于病毒性疾病的防控不能采用毒性高、刺激性强的药物进行消毒、杀菌,这类药物可能导致水产动物生理健康受到影响、可能导致水产动物主要器官组织损伤,并导致水产动物免疫防御能力下降。可以采用刺激小的一些药物,且以控制细菌性并发症为主要目标,而不是以杀死病毒为主要目标。

  其次,饲料营养质量很关键,要强化饲料的可消化质量和营养素的平衡质量。同时,增加饲料中可以修复水产动物主要器官组织损伤的饲料物质、增加提高或维护水产动物免疫防御能力的饲料物质等,依赖水产动物自身的生理健康和免疫防御能力抵御病毒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主要的饲料补充物质如前)。

  第三,在发病期控制饲料的投喂量。病毒性疾病一旦发生,病情的发展速度很快,传播疾病的速度也很快。且一旦病毒性疾病暴发,对水产动物体内细胞的损伤和破坏作用也很大。一旦暴发病毒性疾病,可停止投喂饲料、换水、用药等活动,只是加强水体增氧。等待7~10 天,增殖的病毒、损坏的细胞等会刺激水产动物自身的免疫防御系统,例如产生抗体、增加白细胞数量、增加吞噬细胞数量、增加体液免疫能力等,这些免疫应答的时间一般需要7~10 天。之后,鱼体可以摄食少量的饲料,即可少量投喂一些饲料,观察养殖水产动物摄食情况和死鱼情况,逐渐增加饲料的投喂量。这种技术的结果就是:虽然不能控制病毒性疾病的感染、不能控制病毒性疾病的暴发,但可以有效控制发生病毒性疾病的水产动物的死亡率,可以有效减少经济损失。

  第四,采用停止投喂饲料技术方案的最大技术难题是病毒性疾病与其他疾病(如细菌性疾病)并发症的防控。例如鲫鱼的大红鳃是细菌性疾病,而“鳃出血”是疱疹Ⅱ型病毒病,鲫鱼暴发了鳃出血病就得停止用药、停止投喂饲料等,且需要7~10 天才逐渐恢复投喂饲料。而如果鲫鱼同时感染了大红鳃病原生物,并伴随着鳃出血病一起暴发,由于疱疹Ⅱ型病毒病不能用药、不能投喂饲料,但大红鳃则是需要用药的,鲫鱼就会因为大红鳃病没有受到药物控制而继续死亡、病情

  更为严重。

  因此,针对病毒性疾病与其他细菌性疾病并发症的问题,首先要确诊病原生物,尤其是确定是否是病毒病暴发,例如鲫鱼鳃出血病则可以进行疱疹Ⅱ型病毒的定量检测。如果确定有病毒且是病毒性疾病暴发,依然要采取停止饲料投喂、停止换水等措施;其次,选择对水产动物刺激性小、对水产动物毒性小的药物来控制细菌性疾病的暴发,例如一些含有机碘的药物刺激性相对较小,可以选择使用。

  六、甲壳动物蜕壳期病害防控与饲料质量

  养殖的甲壳动物包括中华绒螯蟹、南美白对虾、青虾、罗氏沼虾等虾蟹水产动物,甲壳动物生长与鱼类最大的不同是:甲壳动物是阶梯式的生长方式,而不是鱼类连续性的生长方式。甲壳动物是蜕一次壳之后,快速吸收水分、体积快速增加,24 小时内新的外壳硬化(矿化),体积不再增加。之后摄食的饲料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逐渐替换体内的水分、充实体内空间,等待下一次的蜕壳。蜕一次壳,体重和体积则生长一次。

  如果甲壳动物不能蜕壳,或不能按照其生物学属性正常时间蜕壳,则不能再有体重和体积的生长,这就是实际养殖生产中常见到的“老头蟹”“铁虾”。在蜕壳期新的壳还没有完全硬化之前,是甲壳动物最危险、抵抗能力最弱的时期,也是受到敌害生物(包括同类动物)、受到病原生物感染最危险的时期。而甲壳动物能否自然、顺利蜕壳,蜕壳后的体积和重量的增加量、新壳的硬化效果和速度等,与其蜕壳前期的营养、生理代谢有直接关系。

  从营养学角度分析,虾蟹类甲壳动物与鱼类等水产动物最大的差异在于:对蜕壳前后的营养需要有很大的差异。

  1.常规营养需要的满足不仅仅是蜕壳前后,而是整个生长期,所以,虾蟹类饲料需要更多的动物蛋白质、油脂和适量的高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等。值得注意的是,不是饲料蛋白质要很高,而是饲料蛋白质的质量要好。

  2.由于蜕壳后新壳需要快速硬化,所以,虾蟹类需要的矿物质量相对鱼类更高一些,在矿物质种类上,多数虾蟹种类是来源于海水、半咸水的,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对海水中主要矿物质的依赖性, 因此, 需要较高含量的镁、钙、铁、锌、铜等矿物质种类。

  3.磷脂、胆固醇等营养素是虾蟹类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能力很低的,需要在饲料中进行补充。

  4.蜕壳期虾蟹体内的激素水平相对较高,种类也较多,因此,饲料中应该补充甲壳素等物质,有利于虾蟹的蜕壳。在虾蟹饲料中,以虾粉、蟹粉、酶解虾膏或酶解蟹膏等饲料原料可以综合补充部分虾蟹营养物质,可以取得很好的养殖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池塘养殖中华绒螯蟹、湖泊围网养殖中华绒螯蟹需要种植一定量的水草,从生态学角度和中华绒螯蟹生物学属性角度考虑,是提供水体中足量的溶解氧、提供蜕壳期虾蟹的栖息条件。而从营养学角度考虑,则是水草的根茎、嫩芽等也提供了部分营养物质,例如纤维素、维生素,尤其是部分色素物质如叶绿素、β类胡萝卜素、少量的虾青素等,这对于中华绒螯蟹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虾蟹饲料不同于鱼类饲料,更不能仅仅依赖单一的饲料原料如玉米、冰冻鱼、小麦、菜粕、花生粕、豆粕等来作为虾蟹的饲料,应该使用虾蟹专用饲料,且是质量很好的虾蟹饲料进行虾蟹的养殖。在虾蟹饲料中补充部分海藻如海带粉、浒苔粉、马尾藻粉也很必要。